CNAS基礎知識 | 超范圍使用認可標識如何整改
日期:2022-05-16 15:34:51 瀏覽量:1603 標簽: CNAS認證
2009年以來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開展了實驗室和檢驗機構(以下簡稱實驗室)專項監督工作,此期間也組織進行了大量的投訴調查工作。2014年以來CNAS連續發布了8期專項監督和投訴調查發現實驗室存在問題的典型案例通報,對認可實驗室產生了較好的警示效果。
為進一步提升認可實驗室質量意識和管理水平,CNAS秘書處在被專項監督和投訴調查的實驗室中選取了部分整改工作突出、提升效果明顯的典型案例,以促進認可實驗室間相互借鑒,共同提高。
希望廣大認可實驗室能夠充分認識到學習掌握認可規則等認可要求的重要性,能夠正確認識CNAS專項監督和投訴調查等非例行監督工作的目的和作用,能夠學習和借鑒其他機構好的經驗和做法,不斷提升質量意識、技術能力和管理水平,為行業健康發展和國家“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超范圍使用認可標識(部分項目超限制范圍)
1、問題概況
2021年3月,對某機動車檢測實驗室進行投訴調查,發現其有2份檢驗報告中的部分項目超出了認可的限制范圍,但報告上帶有CNAS認可標識和認可狀態聲明。
2、整改措施
實驗室分析了原因,采取了以下糾正和預防措施:
(1)明確要求,全面排查,立即啟動報告修改程序。實驗室組織該項目的檢測、審核及簽批等人員研討、梳理和準確把握認可能力范圍,全面排查2018年換證復評審(此次評審給出了上述項目能力的限制范圍)后存在該類問題的報告,共12份;同時修訂該項目檢驗報告模版,細化各項要求;隨后實驗室按報告修改程序,完成了舊報告的回收,新報告的換發。
(2)利用管理平臺,及時傳達最新認可信息。針對實驗室認可能力涉及技術領域、產品種類、方法標準、項目/參數多,變更和擴項頻繁的特點,實驗室建立專門的工作流程,并利用公司管理平臺,及時和準確傳達最新有效的認可結果信息。
(3) 加強合同風險評審,做到正確檢測。基于風險思維,針對特定類型業務(年度開展頻次不高,可能引起社會關注或其他重大影響),要求合同評審部門實施針對性審查,識別業務風險和質量風險,制定風險防范措施,并監督檢測全過程。
(4)完善管理體系有效監控,做到動態預防。在“兩頭一尾三評審”(新建能力檢測方法驗證評審、檢測業務合同評審、質量體系管理評審)的基礎上,以確保檢測結果有效為核心,基于過程控制方法,策劃并實施針對重點質量風險的內部質量監控活動,以做到質量風險的動態預防。
(5)夯實檢測能力數字化管理,做到精細管控。持續升級實驗室ESR-CNAS專項信息數據系統功能,對位CNAS結構化系統中已認可檢測能力的相關要素,從原來單一的標準受控查新,進一步拓展到認可項目和參數解析、業務中心和功能實驗室對位、作業SOP編制、設備技術指標確認、人員能力授權等功能,以做到精細管控。
(6)優化報告真實性查驗,做到自我防范。結合認可范圍,系統梳理行業管理及市場需求的業務類型及相應的報告模版,同時升級了報告管理系統的水印、加密和騎縫章等電子化防偽系統,并與國家認監委查詢系統對接,還利用公司官微平臺建立檢測報告關鍵信息、發布狀態及非預期修改等查詢和甄別功能,實現報告的查偽驗真。
3、機構的變化和發展
實驗室經歷此次投訴調查后,通過切實的整改活動,不僅有效識別和管控了風險,還轉化為提質增效的機遇,促進了實驗室健康發展。
(1)全員質量意識進一步提升。實驗室建立起公司級、部門級、員工級質量提升分級管控模式,樹立起牢固的質量底線思維和風險防范意識。公司通過每月質量專題通報,滾動跟蹤分析實驗室在質控、資質、報告等各環節的質量情況,并作為考核輸入。各部門組建了“質量管理工作小組”,召開月度例會,對各類質量活動開展跟蹤抽查,對CNAS認可及資質認定的新文件、新要求及時進行宣貫,對公司內外部質量新動態進行傳達,提升了質量工作成效。廣大員工通過整改工作和部門例會等形式獲得自身工作質量的反饋,并知曉本部門的質量狀況,有效把控了質量風險,提升了自身質量工作能力。
(2)數字信息化手段進一步強化。“人防不如技防”,實驗室結合公司數字化轉型戰略,充分發揮數字化和信息化手段在實驗室業務和質量工作中的應用和保障優勢,基本實現了能力建設系統化、能力驗收流程化、數據信息共享化,真正做到移動終端全員開放(其中標準和SOP文件支持手機端查閱),認可能力、標準分析、質控活動實時跟蹤,檢測報告及時防偽,實現質量水平和業務能力進一步提升。